【2014特刊·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专题】
创新工作机制 应对气候变化
——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的创新与实践
2010年8月31日,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以下简称“碳汇基金会”)宣布成立。这是中国首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林业局。
碳汇基金会成立以来的3年,是国家正处于加快结构转型、推动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时期。碳汇基金会科学引导企业崇尚低碳生产、引导民众践行低碳生活,着力为企业和公众打造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平台,每年募集资金1亿元左右;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营造碳汇林120多万亩。3年的探索实践和开拓创新,使碳汇基金会在运行模式、标准建设、项目管理、碳汇交易、科学研究、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创造了企业捐资造林、履行社会责任与提前储存碳信用、自愿减排相结合的公募基金会运行新模式,成为国内以造林增加碳汇、保护森林减少碳排放等措施开展碳补偿、碳中和的权威专业机构,为企业和公众搭建了一个通过林业措施“储存碳信用、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四位一体的公益平台。
过去的一年,碳汇基金会紧紧围绕资金募集和项目实施的中心任务,切实巩固公益品牌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管理、宣传动员、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为抓手,以服务社会、平台搭建为切入点,大力普及林业碳汇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为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年工作精彩纷呈、亮点迭出。
亮点一:兼顾多方诉求,探索募集新渠道
作为中国绿色气候基金的探索者,在认真总结过去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业务合作经验的基础上,碳汇基金会顺应建设生态文明新形势下各级各类组织的新定位、新需求,新设立了5个专项基金;分别与福建省永安市政府和海南省澄迈县政府联合发起成立2个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永安市和澄迈县碳汇专项基金,为两地政府、企业和公众搭建了参与建设碳汇林业的公益平台,拓展了企业和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渠道;与新华网、中国低碳旅游推介委员会合作,设立了新华善举碳汇基金和中国低碳旅游基金;根据雅安震后生态恢复的需要,结合国家林业局与四川省政府合作框架协议精神,设立了雅安震后生态恢复基金。这些活动以设立专项基金为依托,拓展了碳汇基金会工作的新领域,推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举措。
创新项目合作模式,与中国人保集团合作开展 “倾听心声、绿动中国”活动,以公众网上植树、线下人保捐款的模式,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美丽中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与支持。短短一个月的活动,吸引了全国200多万网民参与网上种树投票,最终确定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启动建设了“中国人保千亩公益防护林”项目。与香港赛马会成功合作,在东江源头广东省龙川县开展了“为香港送清泉”碳汇造林项目。这些项目结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诉求,募集资金定向使用,在多种形式展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提升了地方政府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的能力。通过以上创新举措,碳汇基金会全年募集到账资金超过9000万元。
亮点二:巩固项目品牌,做大特色项目
碳汇,是伴随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步入百姓生活的新鲜事物,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林业,因其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我国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强调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为科学宣传和普及碳汇知识,创新公众履行义务植树形式,碳汇基金会于2011年启动了“绿化祖国•低碳行动”植树节,鼓励社会公众通过购买“碳汇”履行义务植树,提高义务尽责率。2013年,碳汇基金会与国家林业局信息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第三届“绿化祖国•低碳行动”植树节,同时有海口、杭州、苏州、温州、银川等10多个城市和中宣部、环保部、中石化等8个中直机关和部分企业积极响应,有的单位实现了尽责率百分之百。全国有上万人次参与,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
严格项目质量管理,引入独立第三方监督工程项目,实现项目监控全程无盲区。老牛生态恢复与保护基金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的林业碳汇造林项目,在2012年完成施工招投标的基础上,2013年又完成了监理招投标,同期还委托具有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认可资质的审定核查机构对项目进行审定及气候变化、社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认证,为碳汇基金会开展大面积符合国际标准的碳汇造林项目提供了示范,积累了经验。
对以前年度项目开展检查和核查,以监督其保质量、促管理的效果。对2008年中国绿色碳基金的碳汇造林项目的碳汇监测进行部署,委托第三方同步开展碳汇审核,并在中国林业注册平台进行注册。委托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完成大兴安岭碳汇专项基金2011年碳汇造林项目检查验收,碳汇基金会与之同步开展了项目资金督察。2012年造林和森林经营项目的碳汇计量与审定工作按期完成。通过强化管理、加强监督等行之有效的举措,有力提升了碳汇基金会品牌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亮点三:创新宣传形式,加强对外交流
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块宣传阵地,有效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会议平台,宣传展示碳汇基金会的宗旨、行动和业绩。2012年11月28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碳汇基金会被正式批准为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参加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既是作为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应尽的义务,也是碳汇基金会进行学习交流、加强对外宣传的国际平台和重要窗口。2013年11月,碳汇基金会继续组织、推荐重点捐资企业代表和有关专家,赴华沙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并在大会现场组织了“中国角”首场边会——“林业碳汇的产权与标准化”,来自荷兰、德国、美国、莫桑比克、喀麦隆、赞比亚、加拿大、芬兰等国家和地区及非洲联盟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代表之众、效果之好、影响之大超出预期。央视CCTV-1《朝闻天下》以“华沙气候大会中国角首秀,林业碳汇唱主角”为题进行了报道,同时新华社、中央人民政府网都给予及时报道。全方位、多形式地宣传了中国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贡献,诠释了碳汇基金会实践林业碳汇的创新举措。作为中国代表,首次应邀参加在西班牙举办的世界自然荒野保护大会并作大会发言,宣传我国以公募方式建立碳汇基金会,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情况。这一全新的尝试、生动的案例,引起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此外,还先后参加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联合国可持续消费论坛、中国绿公司年会、太湖论坛、深圳低碳城国际论坛、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中国科协千场科普报告会行动计划等重要会议演讲,并组织实施了其中3个会议的碳中和项目。
二是在国内联合主办会议。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北京共同主办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的新一代人工林项目(NGP)年会,全面介绍了碳汇基金会开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实践,并邀请国内参加碳汇造林项目的单位和农民来京介绍情况,展示中国林业企业和民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与台湾大学和台湾中华林学会联合主办第一届海峡两岸林业碳管理研讨会,开启了两岸在林业碳管理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先河。应邀参与承办在山西大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竞争力大会,宣传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扩大林业行业和森林碳汇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创新宣传载体。对碳汇基金会网站进行全面升级改版,在进一步满足信息公开透明要求的基础上,强化了网站的可读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与新华网合作,实现碳汇基金会官方微博、秘书长微博与新华网的链接;开设碳汇基金会微信、碳汇中国微信及易信等新媒体,与新浪网微公益、51GIVE合作推出在线募捐项目。
四是创新志愿者工作。制定了《志愿者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分别在常州和银川设立了两处志愿者工作站。
五是开发新的宣传礼品卡。在原有系列碳汇礼品卡的基础上,开发了教师节系列碳汇贺卡。
六是编辑电子期刊《碳汇周刊》,每周1期,目前已编发40多期,订阅数近10万。
亮点四:重视科学研究,引领碳汇发展方向
夯实专业基础、开展科学研究,引领绿色碳汇发展方向,既是碳汇基金会的工作使命,也是碳汇基金会的业务特色,更是碳汇基金会生存发展的立身之本。因此,碳汇基金会积极参加生产急需的科学研究。
一是与中国林科院、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担的国家林业行业公益专项“森林增汇技术、碳计量与碳贸易市场机制研究”。
圆满完成;二是与中国林科院联合承担的国家林业行业公益专项“国际林产品贸易中的碳转移计量与监测及中国林业碳汇产权研究项目”通过中期评审,并以课题为依托,在广西举办了有100多人参加的“国际林产品中的碳转移及中国林业碳汇产权”研讨会;三是委托中国社科院开展的林业碳汇产权研究通过专家评审;四是加强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合作,开展“中小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五是承担了北京市发改委“山区森林固碳增汇经营项目方法学”的开发;六是完成了“北京平原造林工程碳汇核算技术规范”的编写。
上述课题的顺利结题和有序推进,不仅为发展碳汇林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还培养了员工、锻炼了队伍,全面提升了碳汇基金会的科研能力及团队的专业水平。碳汇基金会已成为国内从事林业碳汇政策和理论研究的专业性权威机构之一。
亮点五:注重方法学开发,促进碳汇交易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探索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体制机制,碳汇基金会作为主要单位参与了《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等3个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方法学的起草和修改。前两个方法学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查并列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备案清单。《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也已进入备案审核程序。作为主要单位承担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与核查指南》林业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根据《林业碳汇项目注册暂行管理办法》,资助青海省完成了2万亩碳汇造林项目的碳汇计量、审定、注册,20.58万吨碳汇减排量已在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华东林交所挂牌预售。
在编制《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的同时,碳汇基金会还在黑龙江伊春、黑龙江森工、大兴安岭、云南普洱等区域同步开展森林经营增汇减排项目试点,其中伊春试点项目产生的6000吨碳汇减排量按照30元/吨成功交易,开创了国内森林经营项目碳汇减排量自愿交易的先河,为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爱林、护林、营林的正向激励机制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操作模式。
碳汇基金会还从资金和技术上帮助广东完成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并成为国家发改委公示的首个碳汇项目,有望成为全国首个进入碳市场的林业碳汇项目。
亮点六:重视能力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
为适应林业碳汇和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对全新的事业、全新的团队,碳汇基金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才为先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法,选派德才兼备的干部赴国外做访问学者,学习林业碳汇管理的国际先进技术和基金会募资与管理经验;加强与国外科研、教学机构的学术交流与课题合作;与国际碳核证机构联合开展业务,努力使碳汇基金会工作与国际接轨。
为全面提升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碳汇基金会以党支部、工会组织为依托,以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基金会建设为载体,定期举办各类学习和工作报告会;鼓励员工参加学习培训,积极宣传绿色碳汇知识和碳汇基金会的宗旨与责任。
成绩说明过去,经验指导未来。碳汇基金会将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以资金募集和项目实施为中心,以推动企业自愿减排、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增汇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