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

图片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应对气候变化 > 固碳故事 > 正文

专家解读 | 保护古树名木 赓续中华文脉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5/2/6 12:59:12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被称为绿色“活化石”,承载着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标志着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法治化,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立法的必要性

2000年9月实施的《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我国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该办法效力层级较低、适用范围存在局限性。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指导和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实践中仍存在保护意识不强、投入资金不足、执法依据不明确等问题,亟须国家层面出台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立法,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二、《条例》的特色亮点

《条例》总结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聚焦古树名木保护突出问题,制度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表现在:

(一)明确政府职责,完善管理体制。《条例》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的基本原则,规定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相应职责;明确古树名木日常养护责任人责任;规定确需移植古树名木的法定情形和审批程序;政府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的措施等。这些条款的设置明确了政府部门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为各级各部门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明确古树名木普查与认定程序。古树名木的普查和认定工作是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基础。《条例》按照树龄标准实行分级保护,同时,基于城市古树保护的客观实际,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城市内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该条款赋予省级人民政府对城市古树提级保护的权限,将使城市古树得到更加有力的保护。《条例》规定全国性普查和补充调查的相关要求,鼓励单位和个人提供古树名木资源信息,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古树名木鉴定,规定不同保护等级古树名木认定程序、死亡古树名木的处置原则。这些条款的制定对各地统一规范古树名木认定程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奠定了古树名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基础。

(三)明确古树名木保护措施。古树名木保护重在有可操作的管理措施。《条例》要求划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立必要的保护措施和巡查制度,在不损害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开展科研科普、挖掘古树名木历史文化价值等。这些条款的设置有利于规范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使法规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明确法律责任。加强古树名木管理,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科学合理设定处罚条款。《条例》针对违法采伐、移植古树名木、损害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等违法行为明确了处罚措施;规定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国务院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可以约谈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求其采取措施及时整改。这些条款规范了公民和法人的行为,强化法规的震慑作用,让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执法能更好地落地生效。

三、加强《条例》贯彻落实工作,确保社会公众知法守法

《条例》的出台,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后续工作中,应加强宣传,强化管理,严格执法。

(一)开展普法工作。将《条例》纳入部门普法工作中,通过专题培训、线上线下学习等方式对从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执法者带头知法守法,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水平。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条例》内容和保护管理优秀典型案例,进一步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生态、人文价值,讲好古树故事,实现古树名木“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运用法治手段呵护百姓的“绿色乡愁”。

(二)完善配套措施。根据《条例》推进完善地方立法,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建立古树保护巡查机制和队伍,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状态、病虫害问题、周围环境变化进行日常巡查,对古树名木进行针对性养护管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保护栏、避雷装置等保护设施;对养护责任人进行养护知识和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支持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提高保护管理的科技水平;创新保护体系机制,建设数字化监测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

(三)实行严管严治。及时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和补充调查;严格审批制度,禁止在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违法违规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等行为。

作者:系福州市园林中心副主任

编辑:李圣薇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阅读 9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