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

图片
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应对气候变化 > 固碳故事 > 正文

权威发布|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共筑绿色乡村振兴新篇章

媒体:澎湃新闻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4/12/20 9:57:21

12月1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济宁市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工作成绩和亮点经验,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王卫星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

山东省济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马 冲 济宁市城乡水务局供排水科科长

李 国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

唐夙亚 济宁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科科长

吴利锋 济宁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科技与信息化科科长

主持人

马 文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对外传播科科长

(会前观看宣传片)

(发布会现场实物展示)

近年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重大政治责任,着力补齐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短板,取得明显成效,济宁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压实各级工作责任

顶格成立由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下设由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城乡水务等部门参与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专委会,全面负责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牵头统筹、组织协调、督导落实。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各乡镇均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或工作专班,形成了济宁市上下抓紧抓实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局面。制定了《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济宁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攻坚方案》等文件,系统抓好组织落实。推动召开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等重要会议,建立重点工作台账,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在实处。

突出重点难点,加快补齐农村治理短板

坚持以点带面、先急后缓、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推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1、强力推进农村水源地保护。212个农村集中式水源地全部划定保护区,设置了界碑、宣传牌、警示牌,定期组织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有效保障了农村饮用水安全。

2、强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乡镇全覆盖,依托现有10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日产日清”。

3、强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完成5967个村生活污水和97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入选国家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

4、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14个县市区全部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1863家规模养殖场、6000余家养殖专业户全部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狠抓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1、强化农药化肥减量。通过农业投入源头减量、建设以二级提水泵站为中心的区域性内循环体系等方式,完成63.09万亩稻田退水治理,2024济宁市商品有机肥施用量22.72万吨,配方肥应用面积676.7万亩。

2、强化渔业养殖污染治理。实施增殖放流、池塘生态化改造等工程,退出养殖池塘23万亩,完成5万亩池塘生态化改造,实现水面释放、以鱼净水。

3、强化农作秸秆禁烧。发挥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拓宽综合利用渠道,全力做好夏秋季农作物秸秆禁烧,省卫星遥感监测全年“零火点”。

4、强化农村环境整治。累计完成3293个行政村整治,并全部达到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成效评估标准。

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

坚持长效常治,持续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成果。

1、完善法治保护机制。先后颁布实施了《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济宁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难题提供法律依据。

2、完善规范治污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先后研究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农药科学使用、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渔业污染防治等11项技术导则,有效解决面源污染治理标准不统一、防治设施不规范等问题。

3、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强化项目包装和资金争取,2019年以来,济宁市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纳入中央项目库33个、省级项目库11个,覆盖济宁市14个县市区,累计争取中央、省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全省第一,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4、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稳定达标排放、农村黑臭水体长治久清、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规范化运行等,市、县生态环境、城乡水务、畜牧等部门和472名一线环保网格员不定时开展大排查,跟踪监督整改,切实抓好日常管理。

下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将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坚定不移推动农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时刻紧盯农业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提升治理能力,积极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一、以更大的力度争取农村生态治理资金。会同城乡水务、财政等部门,充分研究上级政策,高标准抓好项目申报和争取工作,全力推动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项目纳入中央、省级污染防治项目库。加快在建项目实施,力争建成一批、验收一批、审计一批、拨付一批,对建设进度慢、资金执行率低的进行精准帮扶,确保项目尽早投入运行,发挥生态环境效益。

二、以更大的力度抓好农村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压实设施运行管理单位责任,积极组织管理单位开展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及时掌握设施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农村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黑臭水体、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性监测范围,随机开展监测,确保水质达标。

三、以更大的力度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加强与城乡水务、城市管理、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对农村环境整治的村庄进行全覆盖自查,建立问题台账并深入推进问题整改。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治理设施长效管护、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置等工作纳入环保督察重点任务台账,推动农村环境隐患问题及时整改,为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济宁作出更大贡献。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大众网记者

请问济宁市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有哪些典型经验和治理办法?

马 冲

济宁市城乡水务局供排水科科长

2020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济宁市创新采用“建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共治理完成5967个村庄,新建污水管网1.3万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7.2万吨,有效改善了农村水生态环境。

一、统筹谋划,树立全市治理“一盘棋”

1、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黄河、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将其列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部署,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谋划,明确市级统一实施县市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解决资金难、运维难等问题。

2、坚持统一设计。全市一张图,优选国内知名设计院所,对全市所有村庄环境敏感程度、污水产生情况、地形地貌等进行深入调查,针对不同特点村庄,一村一策设计治理方式,设计方案邀请专家把关审查,实现了项目投资更省、效果更优、质量更好。

3、坚持统筹实施。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相结合,同步摸排、同步治理,系统改善村庄水生态环境。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相结合,将污水、供水、道路等工程同谋划、同施工,节省了资金,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二、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治理“新模式”

针对济宁市不同区域地貌特点,在原有建设污水处理站、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拉运等传统治理模式基础上,按照“低成本、易管护、资源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治理新模式。

1、“以水养站”模式。在微山县、鱼台县等滨湖地区,针对坑塘较多的特点,对村内坑塘疏挖改造,将污水处理站外排中水引入,用于种植、养殖,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降低了设施运维成本,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2、生态滤池模式。在泗水县、邹城市等东部山区,铺设管网难度较大,通过安装生态滤池方式对污水进行就地处理,无需破路及铺设管道,实现无人值守,基本不产生运营维护费。

3、土壤渗滤模式。在任城区、梁山县等平原地区,推广“土壤渗滤 氧化塘”模式,通过建设成本较低的土壤渗滤设施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然后排入氧化塘进一步净化,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

三、强化监管,织密设施运维“一张网”

1、坚持建管一体。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实现了建管一体化,保证了项目建设和运维质量。组建了300余人的运维团队,每周对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进行巡查,每季度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有效解决了重建轻管、建而不用等问题。

2、实现远程监管。建立了“1 11 N”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信息化管理平台,共接入设施3993座,实现了设施运行数据在线实时动态观测,发现异常信息立即处理。

3、狠抓运维监管。制定出台《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不定期开展设施运行情况市级核查,压实县市区运行维护主体责任,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济宁日报记者

请问济宁市在农村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有哪些典型做法?

李 国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

秸秆打捆离田,既能减轻群众的劳动强度,又能减少下季农业生产的病虫害,节约农业生产成本,还能有效防止秸秆乱堆乱放、倾倒沟渠对水体的污染,同时,又解决了焚烧隐患、避免大气污染。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改革传统落后的耕种方式,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打捆离田和综合利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分类实施。县级层面按照合理运输半径,统筹建设收储中心,满足夏、秋收获季节的秸秆收储场所要求,镇街与打包服务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签订离田作业合同,收储企业与生物质发电公司签订具体秸秆收储转运协议,形成秸秆收获、打捆、离田、收储于一体的综合体系。

收获环节。为减轻秸秆还田对农田水质污染,杜绝水田区秸秆还田,收割留茬控制在10公分以下,同时要求秸秆离田作业区收割机拆除粉碎刀。

打捆环节。打捆作业单位在收获后第一时间开展捡拾打捆作业,严格要求有效处理作业底垅上的散碎秸秆,做到不带走表土、不留存秸秆,在保护耕地的同时,杜绝安全隐患。

离田环节。清运作业单位根据清运离田计划,开展秸秆清运离田作业,有效处理地块上的散碎秸秆,做到“三清”,即地清(耕地)、渠清、路(埂)清,不留存秸秆,并把已打捆秸秆运送到收储点。

收储环节。根据秸秆产生量及需要科学分布秸秆收储点,尽可能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并安排专人负责值守,配备防火消防设备,设置防火标识牌,避免和降低灾害损失。收储点由属地镇街提供场地,配套变压器、消防设施、收拣机、打捆机、抓草机等相关设施、设备,确保收储中心辐射范围内的农作物在收获后秸秆快速离田,不耽误下季播种。

济宁晚报记者

请问,济宁市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是怎样开展的?

唐夙亚

济宁市城市管理局

环境卫生管理科科长

济宁市城市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工作要求,建立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规范处置设施管理,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提质增效。

一、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市级督导、县级统筹、镇街管理、村级监督、企业实施的农村生活垃圾“五级管理”模式,全市139个涉农镇(街)、4000余个行政村均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范围,实现“市场化服务、专业化管理、无害化处置”三个全覆盖,并持续推进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更新、改造提升工作。全市农村配置垃圾分类设施(桶)约27.9万个、运输车辆928台,生活垃圾中转站198座,建成运行10处总处理能力7900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形成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今年以来,全市更新垃圾收集设施(桶)1.89万个;改造提升垃圾中转站3座;全市生活垃圾清运焚烧处理194.76万吨,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二、强化督导检查力度。开展城乡垃圾治理专项督导检查,今年以来,完成2236个行政村督导检查,并督促各县(市、区)针对发现问题,举一反三,全面开展自查自纠,确保各类问题整改到位。同时,加强不定时督查,重点排查整治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配置不合理和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并下发市级督办单30份,全部整改完成,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环境卫生质量。

三、加强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运营监管。组织县(市、区)全域开展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排查整治活动,并邀请省级专家实地指导,切实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中转站等环卫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平稳运行。

下一步,济宁市城市管理局将在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推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更新;定期开展垃圾处理设施的督导检查;持续加强对县市区和保洁企业的检查力度,落实保洁员桶满告知制度,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收运、日产日清,进一步助力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济宁新闻网记者

请问,济宁市在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方面开展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呢?

吴利锋

济宁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科技与信息化科科长

近年来,济宁市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原则,积极探索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利用路径,持续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力促进了畜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目前,济宁市共有规模养殖场1863家、养殖专业户6220家,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92.2%。

一、压实三项举措,夯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础

第一项,强化扶持指导。制定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将其纳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定期进入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指导并编印专门技术指南,广泛推广固液分离、全量收集还田等模式,2024以来举办专题培训班11次、培训1320人次。

第二项,加大资金支持。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支持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粪肥还田等工作。加强金融扶持力度,2024年以来举办银企对接会3次,帮扶990家养殖场(户)获批贷款,用于配套升级养殖场环境控制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等。

第三项,抢抓政策机遇。统筹推进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争取国家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10个,建成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12处、固(液)体存储设施84.8万平方米,铺设管网114千米,购置设备4688台(套)。

二、创新四种模式,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效

1、“猪—沼—稻(虾)”模式。任城、鱼台等区县120余家养殖户,以猪粪和水稻秸秆等为沼气池发酵原料,产生沼气后供炊事、照明、取暖,同时将生成的沼液和沼渣用来肥田和龙虾养殖。

2、“牛—沼—草(鱼)”模式。将奶牛粪污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提供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用能,沼渣用于种植牧草,沼液用于养鱼。

3、“鸭—粪—藕”模式。鼓励引导具有一定实力的鸭子养殖基地,在场区每个养殖单元实行鸭舍、运动场、戏水池、莲藕池一体化建设,采用网上养殖、自动清粪方式,对戏水池废水利用莲藕池生态消纳,既减少废水排放,又提高莲藕产量。

4、“羊—粪—林”模式。将羊粪污经堆积发酵处理,用于果树及绿化树木种植施肥。

三、突出三个坚持,打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标杆

1、坚持典型引领。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依托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推进畜禽品种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等,定期对养殖场还田土地肥力改良、水环境等情况进行检测,根据结果评选奖励农牧循环示范场。目前全市共创建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500处、省级种养结合样板基地12家,累计对45家示范养殖场奖补800万元。

2、坚持规模养殖。按照“以地定畜、以畜肥地”原则,合理确定全市养殖业布局和规模,优化整合零散养殖用地。同时引导畜禽养殖龙头企业通过签订合同、订单等形式,将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专业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目前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6%。

3、坚持严管严查。打造“济宁智慧畜牧信息系统”,责任部门可通过APP在线检查养殖场,实现养殖场环境治理可视化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巡查机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流域污染排查行动等,实行多部门联合专项整治,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来源:济宁发布

阅读 36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