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红树林 林钊 摄
2025年2月2日是第29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保护湿地共筑未来”。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独特类型;保护红树林,是湿地保护的重要内容。
根据2021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我国现有红树林地面积2.71万公顷(不含港、澳、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浙江5省(区)。
近年来,我国在红树林保护与修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浙江等沿海省份,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多方协作,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增长的国家之一。
“海岸卫士”亟须守卫
红树林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枢纽,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由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红树植物组成,为数以千计的生物提供了生存、觅食、繁衍的环境。同时,红树林拥有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这些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因具有防风消浪功能,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士”。
然而,由于多年的围海造地和围海养殖,造成了沿海地区红树林面积大幅缩减。“海岸卫士”亟须得到守卫。
我国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广西考察时指出,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提出“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湛江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时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
顶层设计强统筹
一直以来,我国持续完善红树林保护法律制度,从顶层设计上强化红树林保护。
摸底数——2019年,自然资源部与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联合开展了红树林资源现状和适宜恢复地专项调查,摸清了全国红树林底数,建立了红树林专项调查数据库。
严管控——2022年6月1日起施行的《湿地保护法》列出专门条款规定,将红树林湿地纳入重要湿地名录,对占用、采伐红树林等行为进行严格管控,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保护修复红树林的职责。
强支持——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组织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将红树林湿地纳入保护修复重点支持范围。与此同时,我国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不断完善红树林保护修复标准体系,推动红树林碳汇纳入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推动制定《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等红树林保护修复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全面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
2020年8月14日,自然资源部与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联合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在国际红树林保护修复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据介绍,《行动计划》一是从理念上,将单纯的幼林地管理拓展到红树林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二是从保护修复目标上,将单纯的增加红树林面积拓展到扩大红树林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三是从保护修复手段上,将单纯的滩涂造林拓展到滩涂造林﹢退塘还林﹢退化林地修复,在世界上首次将退塘还林作为红树林修复的主要手段之一。首次在国家规划层面将修复退化红树林面积超过造林面积(修复9750公顷,造林9050公顷)。四是将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纳入红树林保护修复目标。
这一计划为全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推动了各地红树林保护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保护、修复与监管
划定范围、多样修复、强化监管,红树林的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在沿海省份有序展开。
划范围——在海南,早在2014年,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就出台《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将红树林湿地总体保护和控制范围由5万多亩增加至12万多亩。同时,建立巡护检查制度,严厉打击保护区内非法猎捕、捕捞、毁林占地等行为。
在广西,通过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近60%的红树林区域已纳入自然保护地管理。
在广东,深圳红树林总面积296.18公顷,62.56%已划入自然保护地实施严格保护。
巧修复——在福建,通过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科学评估适宜恢复区域,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优先选用本地树种进行红树林修复。晋江市更是通过采取多种生态修复技术,由海向陆形成了红树林、潮沟、光滩交错的多层级生态安全格局。
广东作为中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通过建立红树林保护区、实施退塘还林等措施,有效保护和修复了红树林生态系统。惠州市科学谋划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从环境治理着手,合理规划养殖区,清拆整治违法养殖,清理海域面积约20平方千米,恢复自然海域约12平方千米。
广西印发《广西红树林造林修复技术指南(试行)》《广西主要红树林苗木培育技术指南(试行)》,科学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2020年以来,广西累计完成红树林营造1055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3147公顷。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全区红树林面积增长1200公顷以上,提前3年完成“保有量突破1万公顷”规划目标。
同时,在人工修复工作中,强化技术创新。广西在全国首开红树林大树移植先河,开展北部湾地区跨海桥梁建设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红树林移植关键技术研究,取得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红树林大树移植保存率最高达90%以上。
严监管——广西将红树林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严格用途管制,除国家重大项目、防灾减灾等项目外,禁止占用红树林湿地。科学指导工程建设项目在前期选址阶段优化设计,尽量避让或减少占用红树林湿地,依法依规确需占用的,指导项目业主开展不可避让性论证及生态影响评价,按照项目占用红树林湿地面积的3倍开展异地生态恢复。
在海南,对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达67.6千米的海岸边界线设立宣传牌、界碑、界桩。为提高资源管护能力和科研监测能力,该保护区于2019年投入1213.12万元,建设智能化监管系统,进一步通过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与科技手段进行资源监测。
大发在线体育,大发体育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大对红树林整体保护的力度,多数红树林区域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和纳入自然保护地,建设项目占用和违法破坏红树林的情况明显减少,红树林得到有效保护。随着红树林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我国红树林面积稳步增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也不断提升。此外,随着持续完善红树林保护法律制度,创新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健全红树林监测评估体系,红树林保护修复科技水平和监管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经济、生态双丰收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红树林已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已营造红树林约700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约5600公顷。2023年红树林补充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结果显示,现有2.9万公顷红树林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对外,包括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在内的“中国山水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对内,具有净化海水、固碳释氧、防风消浪等生态功能的红树林正造福中国百姓。
众所周知,红树林具有防风护堤作用,可富集吸收镉、汞、锌、铬等重金属,起到改善海域水体交换功能,彻底清除海水养殖产生的垃圾。这种功能在浙江省苍南县得到切实体现。据介绍,苍南沿浦湾80公顷红树林为沿岸4000多亩围塘养殖业起到“天然过滤器”作用。
海南陵水红树林湿地公园的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是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典范。陵水县通过实施生态补偿、退塘退养、还湿还林,解决养殖经营直排污染问题。在红树林保护过程中,湿地公园不但未与周边社区产生土地争端问题,还得到了周边居民的充分支持。湿地公园聘请当地社区人员作为湿地公园保洁员、巡护员等,雇佣周边村民参与湿地建设项目,既增加了社区就业机会,又增强了社区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在广东省惠州市,通过先行先试,创新打造“红树林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湿地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生态园,首创我国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红树林变身“金树林”。如今,惠州市考洲洋规划的两处红树林湿地公园已初具规模,往来游客众多,周边渔民顺利转产转业,摇身一变成为船夫,带着游客游览美丽的红树林风光。渔民切实享受到生态环境改善的益处后,也自发参与到红树林保护工作中,真正实现共治共享。
…………
这样的例证,在我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实践中还有很多。
截至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从本世纪初的2.2万公顷恢复增长至3万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增长的国家之一。
2024年11月6日,国际红树林中心在深圳正式成立,首批18个成员国代表共同签署了成立协定。国际红树林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红树林保护领域的成就得到了国际认可。中国将通过这一平台,深化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红树林保护行动,分享中国在红树林保护修复、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方面的经验。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全球生态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